而就前期階段來說,詞匯是重中之重,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地方.復習好詞匯是提升做題能力的基礎和前提,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考試成績.那具體應該如何復習詞匯呢?英語中有那么多詞匯,都需要準備嗎?對此,《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大綱》給出了明確的要求.
1. 考生應能掌握5500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
2. 除掌握詞匯的基本含義外,考生還應掌握詞匯之間的詞義關系,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掌握詞匯之間的搭配關系,如動詞與介詞、形容詞與介詞、形容詞與名詞等;
3. 掌握詞匯生成的基本知識,如詞源、詞根、詞綴等.
以上要求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可把考研詞匯具體到數量上,5500個單詞、161個專有名詞和116前后綴.俗話說,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具體什么是5500個詞匯?它包括2200基本詞匯和3500核心詞匯,基本詞匯一般是初高中學過的簡單詞匯,核心詞匯包括英語四六級和考研詞匯.至于161個專有名詞,主要出現在翻譯題型中,一般有約定俗成的漢語與之相對應.最后是116前后綴,為什么試題中不考前后綴,學生還需學習前后綴呢?多數學生認識make、shape、mold,那認識remake、reshape、remold嗎?雖后三個派生詞沒有出現在考研大綱中,但實際上并不超綱,為什么?因為考試大綱明確規定學生需掌握詞匯生成的基本知識,這是學生必不可少的能力.這種情況下,光掌握5500個核心詞匯就夠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還需掌握5500詞匯和116的拼接組合形成的詞,大致為7500詞左右,這是學生必備的能力和手段.
具體如何去記憶呢?可先看個例子,“unpredictability”這個詞比較長,有的同學感覺記憶起來有困難,那通過方法具體分析一下,“predict”大多數都認識,表“預測”,“預測”預測表“能力”,前綴“un”呢?,如“像”是“like”,“unlike”是“不像”,“un”是否定前綴,因此“unpredictability”表“不可預測性”.由此看來,詞根和詞綴不僅可拼接組合單詞,同時可幫助記憶單詞.可以說,英語中詞根詞綴如漢語偏旁部首一樣可幫助學生更快更容易地記住單詞,學生可利用這種方法方便快捷地記憶或背誦詞匯,減輕自身學習負擔.